网络游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手机游戏

古诗游戏(类似飞花令的诗词游戏有哪些?)

时间:2024-06-0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3 栏目名: 手机游戏

乐器名既可直呼其名,亦可用诗句影射。类似的还有骨牌名破《千家诗》句令、花人冠名筹令、女儿令等。这是一款非常繁复的酒令,酒面、酒底各有要求。这是因为李广不仅有勇有谋,还箭术高超。据说,有一次李广和自家子弟们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趴在草丛里。李广丝毫没有惊惧,而是极为镇定地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看见箭射入石头,没忍住又试射了几箭,结果把剩下的箭头都射钝了,也没有射入石头的。

类似飞花令的诗词游戏有哪些?

1、“花”“月”诗令

规则:每人轮流吟诵古诗,人各一句,句中需有“花”“月”二字。

比如:“月移花影上栏杆”“花有清香月有阴”。

此款诗令在最基础的“×”字诗令(如中国诗词大会版飞花令)上增加限字,一般仅采用诗中常用的字,所以难度系数并不是很高。类似的诗令还有不少,比如“玉”“人”诗令、“福”“寿”诗令、“梅”“雨”诗令等。比较有意思的还有一款集美人名令,将抓阄拈得的美人名字分别嵌在两首诗里,还需词气连属,比如绿珠:“为我尊前横绿绮,偶然楼上卷珠帘。”在简单的玩法上又翻出了新花样。

2、数目诗令

规则:每人吟诗一句,句中需有数目字,数字多多益善。

比如:“南朝四百八十寺”“花面鸦头十三四”。

此乃最基础的数目诗令。在此基础上又有限数诗令如“一”字诗令(“一年好景君须记”)、三“一”诗令(“一片一片复一片”)、“四”字诗顶针令(“四月清和雨乍晴,晴窗早觉爱朝曦”)、加倍令(“花下偶然吹两曲”)等,玩法也是很多。

3、五色诗令

规则:人各一句,句中轮流出现青、黄、赤、白、黑。

比如:第一人说的是“两山排闼送青来”,下一位就该接有“黄”字的诗句,如“几时涂额藉蜂黄”。

颜色词入诗实在太多,尤其是最基础的五色。据统计,光是《全唐诗》中“白”字就出现了12738次,“青”字出现了6659次,即使次数最少的“黑”字也有516次,绝对能够满足大家的游戏需求。

4、有“口”诗令

规则:人各一句,句中必须有由“口”字偏旁部首构成的字。

比如:“故国三千里”“四月清和雨”等。

我国的汉字结构特点导致了——这种对诗中文字构件有要求的玩法还有很多,比如与之对应的无“口”诗令啊、干支诗令、不犯五行诗令,各种花式拆字应有尽有。

5、重叠飞声令

规则:人各一句,句中需用“声”字,兼有一对重叠字。

比如:“一一鹤声飞上天”“疏疏密密滴檐声”“卧听村村打麦声”等。

虽说重叠字在诗歌中还挺常见的,不过在游戏有限的时间内还真不一定能想得出几句。

6、分别令

规则:人各一句,句中要有意义相反的词句。

比如:“东飞伯劳西飞燕”中的“东”与“西”,“江上晴云杂雨云”中的“晴”与“雨”。

7、乐器诗令

规则:人各一句,句中要有乐器名。乐器名既可直呼其名,亦可用诗句影射。

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斜抱云和深见月”(笙)等。

这种类型的玩法还有不少,比如花名诗令、药名诗令,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难度升级的玩法,比如花鸟同名令,就是先说一个花鸟同名的词,再说一句含有这个词的诗,例如“杜鹃,望帝春心托杜鹃”。

8、诗分真假令

规则:人各一句,诗中物件要求有真假之分。

比如:“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船”是真船,“花开十丈藕如船”中则是假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酒”是真酒,而“寒夜客来茶当酒”则是假酒。

 “假作真时真亦假”,世上的事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以分辨。不过,诗词中吟咏的物件倒是尚可一辨真假。

9、曲牌名破《千家诗》句令

规则:先吟一句《千家诗》中的诗,再用一支曲牌对该诗句的文意进行解释。

比如:“梦魂摇曳橹声中,夜行船”;“多少工夫织得成,十段锦”等。

玩这个游戏,既要熟悉曲牌名,又要对《千家诗》了然于胸,还需有巧思,对于并非从小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人来说还是有不小的难度。类似的还有骨牌名破《千家诗》句令、花人冠名筹令、女儿令等。

10、改字诗令

规则:人各两句,第一句有意读错一字,第二句再用一句古诗将所改字加以解释。

比如:“天寒有雀守梅花。明明是‘有鹤’,何云‘有雀’?只因黄鹤一去不复返。”“菜花依旧笑春风。明明是‘桃’花,何云‘菜’花?只因桃花净尽菜花开。”

11、落地无声令

规则:头句需有一落地无声之物,中句用人名贯串,末句咏诗二句。

比如:“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2、古文贯串令

规则:酒面先说一句古文,继而吟诵一句古诗,下接一个骨牌名,再接一个曲牌名,以黄历中的一句话作结;酒底先说一个花名,要求花名同时又是一个鸟名或虫名,再以一句古诗相映合。

比如:酒面“扬眉吐气,华堂今日绮筵开。摆列了锦屏风,与那好姐姐,宜结婚姻。”酒底“蝴蝶花,等闲飞上别枝花。”

这是一款非常繁复的酒令,酒面、酒底各有要求。当然不同的玩家也会想出不同的玩法。比如林妹妹替宝玉说的那句“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就是将酒底改作了关乎人事的果菜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此外还有古人名贯《千家诗》令、“小春”贯《千家诗》令、《诗经》贯曲牌古诗令、《牡丹亭》曲贯戏名令等多种多样的杂糅贯穿令。其实很多玩法都可以自由排列组合。

13、射覆

规则:覆者举出诗文、成语和典故中的一或两个字隐寓某物为谜;射者用隐寓该物的另一诗文等揭出谜底。

比如:《红楼梦》62回,李纨覆了一个“瓢”字,邢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瓢”字大概是用了苏辙的“瓢樽空挂壁”来覆“樽”字;“绿”字可能是用了刘希夷的“愁向绿樽生”。这个玩法非得有极其深厚的功力方能玩转,也难怪连宝钗都认为该令“比一切的令都难”。

古诗中的“文字游戏”有哪些?

古诗中的文字游戏——《古诗三首》
韵味悠长的古代诗歌,擅长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和细腻的情感,诗人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才做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其中一个妙招。
一、诗歌中的“关公战秦琼”
读完诗歌《出塞》之后,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问题:首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难道真的要理解为秦朝时期的明月照着汉朝时期的关口吗?这两个时间不同的对象难道真的要单独理解,就像是相声里说的“关公战秦琼”吗?
当然,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生活实际。那这个句子又该怎么理解呢?这时就必须提到一种写作技巧,它就是互文。
所谓的互文,也叫互辞,是古人创作诗文时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理解互文这种手法时,我们需注意到诗中的上下两句或者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如《出塞》的首句便是后者。这一句话看似说两件事,其实两个对象是相互呼应,互相表达,说的是一件事。而我们在理解时,也要将两个对象有关的意思相互补充,以此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出塞》首句的理解应是“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边关”,有着“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的感觉,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这种互文手法,你理解并且学会了吗?
二、石头也无法阻挡
若问汉代边境的匈奴人害怕朝中哪位将军,想来“飞将军”李广一定会榜上有名!可同样都是经历无数战事的将军,为什么匈奴人就这么害怕李广呢?这是因为李广不仅有勇有谋,还箭术高超。
据说,有一次李广和自家子弟们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趴在草丛里。李广丝毫没有惊惧,而是极为镇定地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那时候还没有动物保护主义,所以李广就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武勇,并将自己的便器(类似夜壶)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以此表示老虎也不过如此。
后来,李广他们再次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伏在地上,李广再次拉弓射虎,箭矢“嗖”地飞过去,力气之大连箭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但是,老虎却没有任何动静。他们没办法,只能大着胆子走近细看,结果发现那不是什么猛虎,而是一块长得很像老虎的大石头。李广看见箭射入石头,没忍住又试射了几箭,结果把剩下的箭头都射钝了,也没有射入石头的。
这也证明了人在危急情况下的力气之大,就算是困难如石头般坚硬又怎样,只要心志坚定、技艺高超,谁都不能阻挡!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作为将军的李广英勇善战,为汉朝的国防立下了汗马功劳,对军队部下也谦虚和蔼,即使是当朝的皇帝和匈奴的单于,都对他很是敬佩。但是,英雄并不总是会有美好的结局。由于军队缺少向导,李广率领的军队在征战途中迷路,未能及时与卫青率领的军队会合,导致匈奴单于在战斗中逃脱。这样的失败让从军多年的李广引以为耻,而他也不能容忍其他人对自己的侮辱,因而挥剑自刎。
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忍不住为他痛哭,史官司马迁则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的意思是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来。而李广的品格与贡献让人钦佩,即使他已经死去,人们也会永远地铭记。
四、凉州并不“凉”
同学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一首诗的标题与注释呢?作品提到的凉州,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这个地名,是不是给人一种黄沙漫天、非常荒凉的感觉呢?
其实,凉州在古代并非荒凉之地,反而非常繁荣。凉州当时处于中原同周边少数民族的交界地带,民风彪悍。由于地势险要,凉州一直以来都是西北地区的军政、经济、文化中心,甚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这五个政权都曾先后在此建都。
在唐代,凉州是众多西域商人的必经之地。来自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的西域商人贩运珠宝、香料等物品来到中原,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本土。他们驻足的凉州城变得很是喧嚣,成了贸易之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这也成就了凉州“五凉古都”“雍凉之都”“天下要冲”“梦幻之城”的美名。至今提到凉州,人们还是会联想到那古老的通商贸易,异域商人们的彼此谈笑,他们身下的骆驼咀嚼着草料,脖子上挂着的驼铃轻轻作响……
五、葡萄“有毒”便成酒
说到葡萄,我们可能会想到水果葡萄、蜜饯葡萄干,还会想到一种酒类——葡萄酒。虽然葡萄酒并非我国特产,但是它传入我国的时间却相当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出使西域的张骞便带回了葡萄及葡萄酒,也带回了葡萄酒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而且总将葡萄压紧储藏在一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的后宫嫔妃里面有一个妃子对生活产生了厌倦,为了摆脱这样的日子,她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罐内葡萄酿成的饮料。没想到,一口滋味非常美好的“有毒”饮料下肚,非但没结束她的生命,反而令她异常兴奋。于是,这个妃子对生活再次充满了信心。她把自己品尝到的葡萄酒盛了一杯专门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慢慢地,葡萄酒也就随之产生了。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与我国一个古老的神话相类似呢?都是想用“有毒”的东西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猜猜看,这个神话是什么呢?
回答于 2022-06-24
赞同2
家长了解!儿童近视不用配眼镜,3-15岁适用,不受近视苦!

坎钠生物广告
看YY直播,根本停不下来
00:23
YY版本8.17.1
广州津虹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隐私
权限
立即下载
YY广告
四年级必读书籍推荐,潮流新品,好货热卖,更多优惠尽在淘宝!
四年级必读书籍推荐,购物上淘宝,优选材质,用的舒心!在线下单,省时省力。你要的好货尽在淘宝网,安心享受网购乐趣!
广告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七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
视频回答
漳州胖胖老师
6浏览
更多专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1《古诗三首》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语文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七单元有哪四首古诗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1、《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2、《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纪游抒情诗,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4、《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送元二使安西》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被谱曲后成为传唱的名曲,曲谱从唐朝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我们还能听到“阳关三叠”的悠悠琴音,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清晨雨过后,路正好走;旅馆前的杨柳依依留人,正好折柳送别。已经喝了很多酒了,一杯又一杯,真的不想你走啊,但是没有办法,最后再干这一杯,因为出了阳关就没有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就让这杯酒载着我的友情伴你长行,让你不感到寂寞。“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情深长,情意绵绵。
爱知识爱教育
144浏览
正版小学生背古诗词75首 彩图注音版小学生古诗75首 唐诗背古诗词大全集书全小学生80 语文阅读训练
值得一看的古诗文相关信息推荐
¥14.8 元¥14.8 元
购买
simba.taobao.com广告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电子版
最近10分钟前有人下载
深圳前海新之江信息..广告
全部
1

关于安全的古诗简单的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描写儿童玩耍嬉戏的古诗

村居   清人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作者是清代的高鼎.    小儿垂钓(胡令能) 篷头稚子学垂伦,   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 《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cui)。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